1982年12月重樱防卫厅参谋会议开始探讨F-1后继机的研发工作,虽然F-N计划在多方压力下被迫下马,但益于F-N计划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基础研究,重樱在战斗机气动外形、复合材料、高机动性、先进火控技术、航空电脑、惯性导航、隐身技术和整体电子战系统等技术上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升。
1985年3月,由三棱重工提出独立自主开发、代名为JF-210的战斗机方案入选,得益于80年代重樱企业雄厚的财力,三棱通过直接购买白鹰技术的方式,大量案吸取了麦道 “大黄蜂2000”战斗机设计理念,其战斗机采用双垂尾双发布局,进气口在座舱下方,两具F404型发动机,最大速度可达1.9马赫。
(资料图)
乘员:1(2)人
布局:双发双垂尾
机长:15.57米(不含天线)
翼展:11.76米
机高:4.88米
机翼面积:35.24平方米
空重:1081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5300千克
参考性能
最大飞行速度:2.0马赫(10000米)
实用升限:18000米
航程:2700千米(无外挂油箱)
爬升率:330米/秒
动力系统
两台F404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6530daN/9800daN)
载油量:5000千克(内部油箱)
载弹量:8000千克
与F-N计划时一样,遭受过重樱殖民侵略的东亚东南亚国家对重樱研发自己的战斗机给予了强烈谴责,多方督促重樱放弃该项目,以维护西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但白鹰考虑到北方联合与东煌的威胁,选择支持重樱“自主自强的合理要求”,进行了多方游说。
但为缓解亚太的压力,白鹰默许了计划的推进。在得到了白鹰的许可后,重樱选择继续推进该项目,但代价是进一步与白鹰进行合作,白鹰可提供现有的先进子系统,日本承担60%的工作份额,美国承担40%,技术共享,项目费用均由重樱承担。在大量运用了白鹰的先进子系统后,1987年,FS-X案完成细节设计,同年5月完成试验模型,评估完成后正式对外公开。新方案应用了大量白鹰f16的成熟技术,布局方式也改成了与f16类似的机腹进气。为进一步提高性能,加上重樱在碳纤维领域的技术积累,F-2上采用了和f22类似的大尺寸整体碳纤维蒙皮,和有源相控阵雷达。FS-X第一架原型机于1990年初开始组装,1991年1月从出厂,同年10月第一次进行了40分钟的试飞。1993年,重樱决定:FS-X正式投入批量生产,飞机编号正式定为F-2,在1996财政年度首批采购了11架。
乘员:1(2)人
布具:双发双垂尾(外倾17°)
机长:14.73米(不含天线)
翼展:11.20米
机高:5.10米
机翼面积:40.80平方米
空重:1013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5100千克
参考性能
最大飞行速度:2.1马赫(10000米)
实用升限:19000米
航程:2800千米(无外挂油箱)
爬升率:330米/秒
动力系统
两台F404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6530daN/9800daN)
载油量:5200千克(内部油箱)
载弹量:8000千克
因为F-2出色的挂载能力,其与购自白鹰的f15j战斗机产生了严重的功能定位,于是重樱防卫厅就萌生了由F2战机来部分取代f15j的想法。为完成这一目标,F-2C在F-2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放大,其主要特点是改换更大推力的F414发动机,且增大了航程、每侧机翼处增加1个外挂架,而且机翼内侧挂架的最大挂载能力提高到2400千克,增加了载弹量和提高了作战能力。采用了一定的隐身外形设计,涂漆含有吸收雷达辐射的材料,RCS仅1.1平方米。前机身延长0.81米,翼展加宽1.31米,机翼面积增大9.29平方米。相控阵雷达面积增大了25%,基本解决了F-2战斗机近视眼的问题。F-2C原型机于1999年首飞,2003年服役。
乘员:1(2)人
布具:双发双垂尾(外倾19°)
机长:15.54米(不含天线)
翼展:12.50米
机高:5.21米
机翼面积:51.30平方米
空重:121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9700千克
参考性能
最大飞行速度:2.0马赫(10000米)
实用升限:19000米
航程:3000千米(无外挂油箱)
爬升率:310米/秒
动力系统
两台F414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6960daN/11900daN)
载油量:5700千克(内部油箱)
载弹量:8500千克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随着最后一架f15j的退役,到2019年第一架f-35接装,重樱短暂实现了战斗机全国产化。
作为重樱在战后参与研发的为数不多的几款战机之一,F-2的诞生意味着重樱战后战机的研发再次取得了进步,其丝毫不逊于两风等西方先进战斗机的性能,也因此被一些本国媒体兴奋地称为“平成零战”;虽然暂时还不能离开美国人的科技,但随着F-2战机这样的作品不断涌现,重樱的独立战机研发之路将会愈发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