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福成)虽军装脱下,但军魂仍在。从一名普通退役军人到养殖大户,15年来,在青草绿油油的山梁上,朱应华一直以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鞭策自己,在不断壮大养殖业的同时,还带领着当地村民一起奔赴在共同致富的路上。
近日,记者走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寨镇大宅村瑞蕊种养殖场,在一栋木材搭建的羊圈里,穿着一身松枝绿短装的朱应华,正在给一只羊喂药。他全身上下透着一股军人特有的刚毅气质,不怕脏,不怕臭,用实际行动换来养殖户一声声充满感激的“朱哥”。
【资料图】
“我2011年养旱鸭,亏得血本无归,后面‘朱哥’介绍,让我养羊,养牛,他无论在资金上,还是技术上都对给予很大帮助,是我们养殖的好榜样。”瑞蕊种养殖场主人陈美说。
随后,记者一路颠簸来到该镇勤俭村朱应华所带动的另一个养殖场,在一排规则有序的圈舍里,40出头的陈旭勇正在冲洗圈舍地面,朱应华走进圈舍向他详细了解近期这批猪牛的生长和疫苗情况,并实地查看了牛的健康状况。他认真负责的态度,获得了陈旭勇及家人声声赞许。
“从2022年的4头发展到现在48头,我养的杂交西门塔尔牛,年可出栏育肥牛30头,纯收入有20余万元,都是‘朱哥’提供技术指导。”中寨镇林中养殖场负责人陈旭勇说。
中寨村50多岁的脱贫户黄齐文,在朱应华的养殖场务工接近3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负责把羊群放到山上,傍晚时分,再把羊群赶回羊圈,同时还兼顾一些病症防治和打针驱虫工作,月工资4500元左右。当他谈及对这份工作的感受时,满脸喜悦,激情难抑。
“我在这里工作2年多到3年了,对这份工作我相当滿意,我每天都要放羊,放牛,待遇也相当满意。”黄齐文说。
据悉,1992年,朱应华怀着满腔热血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他积极表现,先后被评为优秀士兵和优秀士官。2008年复员回家后,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朱应华开始认真地勾勒创业蓝图。在经过多方考察和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他决定从小规模养殖白山羊开始。在历经15年的摸爬滚打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后,他的白山羊产业得到逐步壮大,并成立华珍牧业有限公司。目前,朱应华的养殖场存栏羊370多只,牛50多头,年销售收入100多万元。
致富不忘众乡亲。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朱应华所创办的企业效益已得到“滚雪球式”的发展,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初衷和使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联合当地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向村民免费发放种羊、以订单方式收购成年羊以及土地流转、劳务带动等方式累计与该镇大宅、勤检、志强等村的8家种养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带动这些合作社年均增收在10万元以上。
“看到大家没有技术,我就免费提供他们技术,只要来找到了我,或是我晓得的,我就会帮助他们,有时免费治疗,我总共带动了七八家合作社,他们也相当认可我,有什么困难都会和我讲。”朱应华说。
在谈及公司未来发展规划时,朱应华信心满满地说:“今后公司将继续秉承打牢养殖基础,突出白山羊品牌创建,壮大白山羊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草场资源,加大核心竞争力产品的投入,以技术为支撑,做强养殖产业,打造‘一村一品’,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稳定增收。”
“我们这里发展养殖,纯粹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全是自然草山,肉品相当受欢迎,我非常有信心把养殖搞好。”朱应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