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司马光的《孙权劝学》中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全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说明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论述学习的内容和途径,第四段阐述学习的最终归宿。
司马光的《孙权劝学》和荀子《劝学》,古往今来,激励着无数有识之士奋发进取,终有所成。
连日来,打开手机“劝学”的新闻不断推送,有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购买什么书,师生说了算!》;有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的世界读书日精美主题海报:《你的视界,决定你的世界》;6岁孩子所在学校的教师家长群里也要求:家长带孩子一起观看《贵州教育大讲堂》赏“阅读之美”网络直播课堂并截图发在群里作为凭证以示完成学习。
春暖花开季,正是读书时。为迎接第二十八个“世界读书日”,贵州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组织策划读书活动,运用各种形式激发全社会读书学习热情,深入推动“全国青少年读书行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助力广大群众、师生形成阅读兴趣,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素养,培养思维能力,感受书香之美、文化之美、阅读之美,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旨在让读者在阅读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补足精神之钙,助力价值观塑造,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杨绛先生曾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
读书,为求知,为穷理,为了解过去,更为优于昨日的自己;人最应该做的投资莫过于投资自己的思想,读书恰恰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可以增长人眼界,丰富人内在。肚子里有真才实学,做人做事才能有底气,自信才会由内而外散发出来,胸中藏有诗书,气质和谈吐就会优雅从容,知识越丰富的人才走得更远。
读书,是对自己的一种投资。读书的意义,在于从别人已知的经历中获取经验,减少自己走弯路的可能;读书的意义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读书的意义就是从书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读书的意义还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也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梁瀚泽
编辑 田勇